有关专业实习报告范文集锦八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专业实习报告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专业实习报告 篇1转眼间,三个月的专业媒体实习就过去了,如我所愿,我来到了位于祖国南端的海南岛,并且在海南日报的摄影部度过了这三个月的时光。相比于其他大部分同学来说,我在摄影部的实习相对来说更加的有挑战性,因为以前的师兄师姐到摄影部实习的并不多,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道路或者经验,即使是有的在新华社的摄影部,也是作为图片编辑,更多情况下是单纯和照片与文字打交道,而直接与人进行交流,参与到一线的摄影采访的机会比较少。
三个月的实习只能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到报社当中,但是这次“涉‘摄’未深”的实习经历,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摄影记者以及图片与报纸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影响的,有几个事件,也许这些东西对别人看来是非常浅显的,但是这是我在实习中切实体会到的,而这些东西也是实实在在值得总结的。
一、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照片?
这个思考源于一次摄影部与总编室的讨论会,众所周知,总编室的编辑们是决定最后上版的文章和图片的“老板”,与文字的可修改性不同,照片只能替换而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而这就牵涉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上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印在我们的报纸上?
这样的讨论其实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媒体从业人士的讨论,即使是在我们清新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疑问,近些年来,“读图时代”被众多媒体宣称到来,许多的报刊杂志也突出了新闻照片在各自的媒体当中的比重,但是照片多了,选择照片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我实习期间的这次讨论可以说也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会上,摄影记者选择了一些自己传回报社的稿件,将自己觉得应该见报的照片和实际见报的照片放到一起,让大家一起品评。其中很多照片的选择不仅仅是摄影记者与编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在编辑中间对于照片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分歧。
在这次讨论中,我虽然没有能够发言,但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知道了大部分的编辑在选择照片的时候是关注什么的,而且我感觉到随着摄影记者水平的提高,新闻照片质量的提高,编辑对于照片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也在上升,以前觉得编辑对于照片是门外汉,其实他们可以说“阅片无数”,对于新闻照片的选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标准。
“新闻性第一”与“画面性第一”是这次讨论争论比较激烈的一对冲突,许多编辑认为作为一张新闻照片要有涵盖整个新闻事件的能力,要做到“一图胜千言”;而认为应该将“画面”作为第一位的摄影记者和一些编辑则认为,既然已经有文字来说明新闻事件,新闻照片为什么不能采用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写性质的照片,因为这些照片更能够体现出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术和水平。
其实我觉得这种讨论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于新闻图片的理解上,不仅仅是摄影记者需要提高,编辑也应该转换思路。作为摄影记者,我们要在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技术,将画面的美观与新闻相结合,而作为编辑,应该大胆的采用一些新颖的新闻图片,让画面好的照片上版,利用文字加以补充,甚至尝试着去用文字配合新闻照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摄影记者拍摄好的新闻照片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新闻照片与文字、版面的配合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新京报》、《新民晚报》、《新快报》等一些媒体在图片使用上给国内的媒体树立了一面旗帜,他们都有自己的图片总监,对上版图片进行把关和建议,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自己媒体上图片使用美观性与新闻性的最大程度的融合。
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同志曾经这样评价我们报刊的发展,尤其是在对待新闻图片的使用的时候说,图片和文字一样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的报刊和报道要做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做到的,而且要为两者寻找最优结合点,实现最大的“效益”。
二、什么样的条件决定你要做、能做出什么样的新闻照片。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作为刚刚从高等学校里面毕业出来的学生或者是说实习生来说,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实习生来到报社之后都会在报社的资料室里面翻阅一周的报纸的缘故。
最初来到摄影部,老师让我到报社资料室看报纸,让我去看到底什么样的照片适合我们的报纸刊载,然而就从这最开始,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并没有将自己置身其中,而是单纯的置身事外的评价一张片子,用学校里面拍摄“糖水”的眼光来评判。结果一周下来,我记在自己的采访本上的仅仅是某年某月某日哪张照片感觉不错,而不是将照片放到一个新闻事件中。
后来摄影部的王军主任跟我聊天的时候跟我说,其实新闻记者并非不能
拍到好照片,而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比如报纸的定位,比如编辑的眼光,还有更重要的现场的条件。“为什么我们说一张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东西的片子拍得好,就是因为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拍摄出这种适合各种条条框框的照片的时候,摄影记者用摄影的语言把所有能够表达的东西表达了出来。”
专业实习报告 篇2机械设计专业金工实习报告
金工实习是高等院校学生进行工程训练、培养工程意识、学习工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的一门实践性的基础课。短暂的一个月时间,我们经历了铸造、锻压、气焊、电焊、钳工、车工这几个工种,也算是把基础工业的几个工种过了一遍。我觉得实习生活和以前想象的不一样了,实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并不是我们的假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而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在这个短暂的四个星期内,我学到许多在课堂里无法学到的东西,并在意志品质上得到了锻炼。在实习期间虽然很累、很苦,但我却感到很快乐!因为我们在学到了作为一名技工所必备的基本知识的同时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前期的实习地点在大工工程训练中心,学习锻压,消失模,沙型铸造等方面的知识。
我组设计的消失模是一个创意的小便池,上书“来也匆匆,去也冲冲”背后框住一个安踏的logo,和keep moving,在制作泡沫模型的过程中,初步熟悉了各种工具的使用,例如用电烙铁笔给模型上花纹,用切割机切割泡沫小部件,用通电电热丝切割整片泡沫等等。
沙型铸造分两步,先是简单的做一个模型,然后在接触一个比较复杂的,并以这个作为考试件。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中后期的实习在学校轮机学院工程训练中心进行,分别进行焊接,钳工,车工,数控车床方面的实习。
焊接是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体形成原子间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听了老师的介绍,我才知道目前60%-70%的金属出厂 ……此处隐藏10198个字……最为广泛的砂型铸造。它包括模样和芯盒的制作,型砂和芯砂的配制,造型制芯,合箱,熔炼金属、浇筑、落砂、清理及检验。我们的砂子是老师事先配制好的。
采用了手工制造的两箱造型,制作了齿轮坯。先是将齿轮坯模型和两个定位销座放在沙箱里,加砂,然后用砂冲子从边缘开始压砂,慢慢向内部砸实砂子,再加砂,用同样的方法砸实,直到砂子高出砂箱,用刮砂板刮平,把下型砂反过来,放上另一个沙箱,撒一层盐砂,放好定位销,浇口棒,浇口棒底端应位于模型平分线的垂直线上,距模型三五厘米左右。加砂砸实,但是这次用力较下型砂要小一些,当砂子高过沙箱时,用刮砂板刮平,并用小铲子修正,在浇口棒周围撒一些水,轻轻拔出浇口棒,开外浇口,注意外浇口要里深外浅,外部比里面浅三到五毫米,大小适度,与浇口孔相切,以每平方分米十个左右通气孔的密度按要求插通气孔,要求通气孔底端与下型砂的上表面相距两三厘米。之后就打开上型砂,在下型砂表面撒少许水,小心起出模型,修平边缘及表面,开内浇口,要求与模型凹槽相切,并且要里浅外深,大小适宜,即可。
我们只是做到这一步,并没有浇筑。但是这样已经玩的很开心了。铸造成型,可以说完全是对小时侯玩泥沙的回味。不过这次除了那份冲动的心外,更需要的要算是细心加耐心了。看起来就这么简单的四步1造下沙型2造上沙型3打通气孔4开箱起模与合型。但是要想做出让大家叹为观止的模子来,不通过反反复复的修整是不可能得到的。有时候妙笔能生花但有时候也就是因为你的一点点修补让你前功尽弃!一上午尽管我们都给累得腰酸背疼,但是看到我们的辛苦换来的成果,心里就想其实那也不算什么!只是连我们自己都会不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么一堆东西在我们的精心加工下竟可以变成如此漂亮。
钳工
众所周知,钳工是所有实习项目中最累而且最考耐心的一项。我们要自己手工制作一个螺母。首先要从钢条上用锯子锯下一块钢铁,这锯了我15分钟才把它锯出来。本以为重活应该干完了,谁知道后面的才更难——按要求磨出六个平面。为了制作出这个螺母,整整花了我一天的时间,而且做的很挫,但我知道结果并不重要,重在参与,重在你亲自去做了。记得那天做完之后手臂好像废了似得,但是却又累又开心。
锻压
此次的实习许多工种的任务都是一个人所难以完成的,需要两个甚至跟多的人一起完成这使我在工作过程中充分意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最令我深刻感受到团结协作重要性的是锻压这一工种。我们的任务是将一块小圆柱铁块通过多次加热锤压,将其锻成一块长方体。我们四个人一组,一个人操控机器,两个人用钳子夹紧铁块,最后一个人在旁边观察铁块是否出现异常现象。这一工作需要我们四个人一起合作,缺一不可,一个人是绝不可能完成的。虽然锻压的作业没有完成好,但是我从中深刻体会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明白了为什么团结协作也是我们必备的能力,这一点更为重要,才是最大的收获。
总结
不管哪一个工种,老师都很耐心的教导我们,让我们远离了危险,收获了知识,非常感谢他们的教导与耐心。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
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通过为期两周的金工实习,我懂得了很多实用的技术,像那些先进的车床,数控车,加工中心,甚至立体打印机,也学会了很多实用的软件,但是最重要的是这门课让我们有了动手的机会,有了亲身体验的机会,我懂得了光靠说是不行的。
专业实习报告 篇8一、参观目标及任务
园艺校外参观实习是园艺专业本科教学必须完成的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在第七学期,学生在学完园艺学总论和各论的理论教学后进行。参观实习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加深理解和消化园艺学总论和各论的理论教学内容,增加感性认识,弥补校内和课堂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是实地考察和体验,了解园艺产业的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体验园艺产业基地建设、新品种和新技术应用、市场开发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参观实习,学生对园艺学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内容均有较好的了解和理解,从而提供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
二、参观内容及时间安排
1.参观内容
(1)总体安排
园艺校外参观实习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安排在苏北地区,主要进行落叶果树、出口蔬菜和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的参观和调研,在暑假开学前1周进行;第二次安排在苏南和上海地区进行,主要进行现代园艺、设施花卉和绿化苗木、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工厂化育苗及常绿果树生产参观和调研,一般安排在10月中下旬进行。
(2)苏北实习
苏北地区参观实习主要以徐州丰县、沛县、铜山、邳州等县市进行,根据情况还可以到宿迁沭阳等地。主要内容有:
①苹果、梨、葡萄、板栗等落叶果树的规模化生产情况,掌握我国苏北地区的主要果树种类和生产规模,了解生产上应用的果树新品种、新技术和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情况。通过参观和调研,使学生增加对果树规模化生产的感性认识,了解当前江苏省乃至全国果树发展的概况。
②芦笋、牛蒡、山药等出口蔬菜和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蔬菜的规模化生产情况,掌握苏北地区出口蔬菜和设施蔬菜的主要种类和生产方式,了解出口蔬菜和设施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及采后加工、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等情况,使学生对出口蔬菜规模化生产和设施蔬菜生产增加感性认识,了解当前江苏省乃至全国出口蔬菜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概况。
③绿化苗木规模化生产情况,主要了解苏北地区绿化苗木的种类、生产方式和生产规模,掌握绿化苗木规模化生产技术。
(3)苏南和上海实习
在苏南和上海实习等地进行现代设施花卉和绿化苗木生产、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工厂化育苗及常绿果树生产的参观和调研。主要内容有:
①苏南和上海地区现代设施花卉和绿化苗木生产的规模生产情况、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运用情况、以及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等情况,使学生对设施花卉、绿化苗木的生产增加感性认识,掌握设施花卉的重要种类和生产方式,了解当前我国设施花卉和绿化苗木生产的发展概况;
②苏南、上海地区现代设施蔬菜和工厂化育苗的生产情况、新品种和新技术的运用情况、产品销售及市场开拓情况等情况,使学生对现代设施蔬菜和工厂化育苗增加感性认识,掌握现代玻璃温室蔬菜生产的种类及生产方式,了解当前我国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及工厂化育苗概况;
③苏南地区常绿果树生产的规模及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应用情况,使学生对常绿果树生产增加感性认识,掌握在江苏能进行正常栽培的常绿果树种类和主要栽培方式,了解当前江苏省常绿果树生产发展的概况。
文档为doc格式